脑下垂体大小仅1立方公分,是位于人体头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因与下视丘连节,掌管了内分泌荷尔蒙的合成和分泌,如人体的生长、乳汁分泌及尿液形成,一旦出现差错,往往需要会诊多科医师,不易立即获得诊断。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新陈代谢科医师陈荣兴指出,脑下垂体位于头颅中正心,其大小约1.2×0.9×0.6公分,重约0.6公克,约莫一元硬币大小,是人体的「内分泌中枢」并控制全身上下高达7种荷尔蒙激素,影响人体多种功能。脑下垂体瘤多属良性肿瘤脑下垂体可以分为「前叶」与「后叶」,陈荣兴指出,「绝大多数的脑下垂体肿瘤位于前叶,且多属于良性肿瘤。」但因为脑下垂体位于头颅正中心的蝶鞍部及视神经交叉下方,位置空间小,一旦长出肿瘤就容易出现压迫性症状。病人容易出现头痛、脑压增高,若有压迫到视神经,就可能会出现视野缺陷、视力模糊,例如正前方视野没有大碍,但是从外侧会有变小情形,若肿瘤过大还可能有眼球伤害、鼻孔更甚者会流出脑脊髓液体等问题发生。前、后叶共控制7种内分泌另外脑下垂体是人体的掌管人体多种荷尔蒙分泌,因此除了压迫性症状之外,也容易会有「机能异常」,例如内分泌功能分泌过多或过少,而且有可能会併发不只一种激素异常,而是多种功能都有失调情形,不能大意。其中「前叶」部位,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和泌乳素,「后叶」则有由下视丘合成后释放出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脑下垂体瘤常见「激素异常」陈荣兴指出,脑下垂体病症最常见的症状为「泌乳素分泌异常」,发生在女性身上会出现「溢乳症」,意旨不在怀孕或哺乳期中,但乳房却有乳汁分泌,且女生月经不规则,若该症状发生在男性,会产生性慾下降、性无能或不孕情形。若病人正值青春期,则会面临「生长激素异常」,例如会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出现「巨人症」,身形较一般小孩来得高,成人也容易有面孔粗旷、下巴鼻子或手脚肢端出现肥大症。除此之外,脑下垂体也会影响「甲状腺、肾上腺分泌」,例如患者本身并无使用类固醇药物,却出现类固醇相关副作用,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高,导致高血压、高血糖、体重增加、皮肤薄如纸片,容易瘀血等症状发生。还有受到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变化影响,人的「睪丸、卵巢、尿液功能」也会因此受影响,例如本身无糖尿病史患者,却开始出现小便量变多、频尿等状况,即有很高的机率是脑下垂体功能出现异常。脑下垂体瘤三大检查项目过去临床上常见女性患脑下垂体疾病的机率较男性高,但陈荣兴表示,这是由于脑下垂体功能异常中,最常见的泌乳素过高,容易反映在女性月经不规律上,因此较男性更有警觉性,第一次时常在妇产科或泌尿科就诊。「因脑下垂体会分泌很多种荷尔蒙,且症状并非短时间内就会显现,多数患者的病症都会存在一段时间,且会周旋在各科别,最后才找到是内分泌问题。」陈荣兴表示,病人的诊断及检查过程相当重要。其中常见三大项目,第一详细尿液与血液贺尔蒙检测,检测周边器官机能、血液浓度是否出现异常,第二影像学检查,如头部X光片、电脑断层扫描与核磁共振检查,第三辅佐视力视野检查,观察是否有压迫到视神经。他列举,临床上有病人因肢端肥大症拖了 10 至 20 年才就医,发现脑下垂体肿瘤已经长得太大,后续切除效果不佳,加上脑下垂体体积小、位置隐密,也仰赖各科医师会诊,明察秋毫才能尽早找出病因。脑下垂体瘤常见三大治疗陈荣兴指出,若脑下垂体肿瘤小于1公分属于无症状或无明显影响,多採取服用口服药物或针剂,如对抗泌乳素瘤及抗生长激素,或者使用放射性治疗为主。如果荷尔蒙有过低问题需要补充、过高则需要使用药物控制。但若脑下垂体肿瘤超过1公分,且研判有压迫性症状或明显临床症状,就需要由神经外科进行开刀,术后若切除乾净就不太需要后续药物治疗或放疗控制,倘: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后,会惯性考虑为“胃病”,其实,将近三分之一的慢性肝炎患者都是由造成的。若无法切除完整或有其余併发症则需要高度关注,并使用相关药物控制。文/谢承恩 图/巫俊郡延伸阅读症状多变、影响内分泌!脑下垂体腺瘤的症状表现年纪轻轻月经总是不来 赶紧抽血检查「高泌乳素血症」罹患脑瘤只能进行开颅手术?微创 3D 经鼻内视镜手术安全不留疤
小小一颗脑下垂体却掌控人体7种激素!医解答肿瘤病因、治疗与检查方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澳门金沙平台[中国]官方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rttym.com/html/zyys_2339.html